灵宝盆地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黄河南岸,三门峡市西部,东西长76.4公里,总面积3007.3平方公里。发源于南部小秦岭和崤山的七条河流约自南而北注入黄河,从西向东为双桥河、十二里河、枣香河、阳平河、沙河、弘农涧河、好阳河等。自1999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先后开展了灵宝盆地中部铸鼎原周围考古调查,灵宝北阳平、西坡遗址发掘等工作,取得了重大学术成就,成为史前考古领域的学科前沿性成果。为了全面认识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社会结构及其变迁,2006年至201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利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机,与灵宝市文管所协同对灵宝盆地的史前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2018年起联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对遗址逐一航拍,进行了必要的复查和系统资料整理,确定史前(包括二里头文化)遗址共193处(图一),该区域是中原地区史前遗址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区域之一,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深入认识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尤其是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三门峡灵宝盆地史前遗址的调查收获及重要意义

▲图一 灵宝盆地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图

三门峡灵宝盆地史前遗址的调查收获及重要意义

▲灵宝盆地各流域史前聚落统计表

三门峡灵宝盆地史前遗址的调查收获及重要意义

▲图二 灵宝盆地及一些流域史前各时期聚落数量变化

如果按照文化分期确定各时期聚落,灵宝盆地193处史前遗址则可划分为392处聚落,其中裴李岗文化2处、仰韶文化初期26处、仰韶早期72处、仰韶中期103处、仰韶晚期38处、庙底沟二期文化70处、龙山时期47处、二里头文化24处(表、图二)。这些聚落按照<10万平方米者、≥10~20万平方米、≥20~50万平方米者、≥50万平方米的标准可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四级。

裴李岗时期聚落少,规模甚小、不分等级,聚落和社会发展水平很低。

进入仰韶时期聚落开始了大发展,聚落分布基本覆盖整个区域,社会发展明显加速。仰韶初、早期聚落已出现中型和小型的差异,但差异较小,中型者甚少,且分布不均。仰韶初期个别大流域出现了聚落群,然中心聚落不明显,一些小流域仅零星聚落,聚落间距一般3~8公里。仰韶早期聚落数量激增近3倍于仰韶初期,各流域均有聚落群和面积较大聚落,聚落距离2~8公里,大的河流还可分为两群,一些群的中心聚落已初露端倪。可见,仰韶早期之前聚落间应当尚未分层,即使有也仅处于较低水平。仰韶中期庙底沟期,聚落继续大幅增加,是灵宝盆地史前聚落最多、社会最为繁荣的阶段。人类活动不断向河流上游、下游拓展,不少遗址处于山区。聚落规模差异变大,出现面积约70万平方米的特大型聚落,与最小仅数千平方米者形成巨大反差,特大、大型、中型、小型聚落层级齐全。以河流为基础形成聚落群,中小型聚落环绕呈“团状”聚集分布,大的流域还可划出两个聚落群,每群均有明确的中心聚落,全系大型者,甚至出现区域核心聚落。以沙河流域为例,大型中心聚落西坡与周边中型聚落间距大约3~5公里,中型聚落间距1~3公里,小型聚落(邻近)间距1~2公里最多。存在聚落区、聚落群、聚落组、单个聚落“金字塔”型的多层次区域聚落结构。仰韶晚期比中期聚落急剧减少。弘农涧河上游一些仰韶中期中、小型聚落几乎全部消失,聚落分布较疏散。聚落群的中心聚落规模变小,规格下降。

庙底沟二期聚落数量略有回升,聚落层级与仰韶晚期持平。以阳平河、沙河及弘农涧河三流域聚落最多,聚落群分布格局有所变化,出现多个小流域构成一个聚落群的现象。龙山时期聚落再次减少,按照流域分布的聚落群之间距离进一步变大,一些聚落群的中心聚落为大型者,区域聚落统一性有所强化,最高等级的聚落面积增大,暗示人口出现集中趋势。二里头文化聚落进一步减少且较分散。

综上,仰韶中期是灵宝盆地史前区域聚落真正出现聚落分化和聚落层级最多的时期,各流域均为多层次的聚落结构,出现密集的聚落群丛体。大型中心聚落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分化的出现,在中原地区最早开启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这是在当地仰韶初、早期聚落长期发展、稳定上升基础上实现的。庙底沟二期和龙山时代较之于仰韶晚期区域聚落也有明显更高程度的发展,具有多层级聚落结构,结合文化谱系研究结果,庙底沟二期文化本身系大量吸收周边文化因素而形成,以及一河之隔黄河北岸芮城清凉寺墓地以殉人和大量玉石器随葬现象为典型特征的材料,表明包括灵宝盆地在内的豫晋陕交界一带出现了显著的社会分层,是这一区域史前社会复杂化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与仰韶中期一样在中原地区文明化早期进程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标签:史前 盆地 灵宝 出现 区域